重慶自貿區掛牌兩周年兩江新區著力打造內陸開放高地
發布時間:2019-04-12
來源:央廣網
央廣網重慶4月8日消息(記者陳鵬 趙聰聰)記者從重慶兩江新區管委會獲悉,重慶自貿區掛牌兩周年來,兩江新區充分利用全國第三個國家級新區、中新示范項目核心區、重慶自貿區核心區三區疊加的政策優勢,深入推進自貿區建設,著力打造內陸開放高地。截至目前,重慶自貿區兩江片區市場主體累計達到19420戶,注冊資本3672億元。
作為中西部唯一的直轄市,重慶目前正發揮區位優勢建設內陸開放高地,在西部帶頭開放、帶動開放。兩江新區管委會副主任楊立杰表示,大力推進自貿區建設,是內陸地區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的重要途徑。近年來,兩江新區積極推進開放通道、口岸、平臺、主體、環境五位一體打造、服務好重慶內陸開放高地建設、
3月10日,陸海貿易新通道(果園港)班列正式開通運行。以此為標志,陸海貿易新通道、長江黃金水道、中歐班列(重慶)等國際物流通道在兩江新區果園港實現了無縫貫通、為外向型貨物提供了更加高效率、便利化、低成本的物流服務,將大大增強兩江新區對“一帶一路”國家及沿線省市貨源的輻射能力,助推兩江新區打造內陸地區對外開放的門戶。
近年來,兩江新區著力推進果園港的樞紐建設、通道發展、口岸開放、功能完善等工作,加快形成以果園港為核心的對外開放格局。截至目前,果園港碼頭前沿16個5000噸級泊位已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港區“前港后園”和“鐵公水”聯運基本實現,并形成集裝箱80萬TEU、件散貨600萬噸、滾裝商品車70萬輛和500萬噸的通過能力。
除此之外,兩江新區范圍內還云集了包括江北國際機場等在內的多條國際開放通道,水、鐵、空、公多式聯運體系正在加速形成。在業內人士看來,以多式聯運為基礎,兩江新區將有條件建設國際物流樞紐和口岸高地。今年1月,中新(重慶)多式聯運示范基地奠基儀式在兩江新區魚復園區多式聯運基地舉行,標志著中新(重慶)互聯互通示范項目在物流領域又取得一項豐碩成果。
楊立杰表示,下一步,兩江新區還將充分發揮“一帶一路”與長江經濟帶聯結點功能,依托中國(重慶)自貿試驗區和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范項目,以及果園港、保稅港等重要開放平臺,深入推進內陸開放高地建設,形成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新格局。